教育对一个人为什么重要?强烈建议物业人阅读

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这些负面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驱散不走它们,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教育对一个人为什么重要?


(*来自盛洪的启蒙)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些是毛泽东写过的一篇文章,小学中学的课文,如今大都忘记了,但是上面这两段我和我的许多朋友却仍然记得,可以谈笑中朗朗上口。

 



其时两百年来,帮助中国的外国人不止白求恩,还有很多,包括:司徒雷登、赫德、陈纳德、李约瑟……,包括“剑桥七杰”,“我已撇下凡百事物,背负起十字架跟耶稣,世上福乐名利富贵,本已对我如粪土,....”这首歌是赵君影牧师的心声,也是剑桥七杰的心声。 他们都是剑桥大学的高材生,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有的是全国著名的运动能手,有的是贵族,有的晋身为军官,但至终他们放下了世上的享受,今生的名利,美好的前途,而踏上一条艰辛的路――往遥远的中国开荒布道。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日,他们从伦敦远赴中国的行动,大大震撼了那个时代,足以在当时使许多外国人也“流下感动的泪水”。直至百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影响仍不稍减退。


看过汤姆克鲁斯和渡边谦主演的《最后武士》,外国人不远万国走到异乡他邦,往往可以理解为金钱使然,西方的财富变迁常与中国有关,譬如《风俗论》、华尔和东印度公司;同样还是汤姆克鲁斯主演过的一部《大地雄心》,二十年前南下打工的我们也同样复盘过美国的西部拓荒史,其中甚至更多血泪与史诗,“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美国和深圳本身就都是冒险家的乐园,尽管人都是从异常危险的处境中成长起来,毕竟,阅历也让人们更加成熟。

 


九十七年前,胡适在《努力周报》29期上,推出《谁是中国今日的12大人物》一文,与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唱对台,该报按读者意见类似今天的公众号投票,选举出12个大人物:孙中山,顾维钧、冯玉祥、王宠惠、吴佩孚、蔡元培、张謇、阎锡山、余日章、王正廷、黎元洪、陈炯明。胡适对此大不以为然,他是另推出12人,分四组,第一组学者三人:章太炎、罗振玉、王国维;

 

第二组,影响近20年的全国青年思想的人四人: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

 

第三组,影响虽限于较小的区域,但是收效很大者二人:吴稚晖、张謇。(这都是教育家)

 

第四组才是政治势力中人者三:孙中山、段祺瑞、吴佩孚。

 

胡适对上述人物皆作大致介绍,其中对吴稚晖较为详细,他说,吴是最早有世界眼光的人,他一生的大成绩在于提倡留学。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胡对教育学术文化的重视,

 

人为什么需要教育?

 

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国人的幸福,不是来自心中的信仰,而是来自与周围的比较。国人的踏实,不是来自自我实现,而是来自跟别人一样。对个人来说,性格即命运;对民族来说,文化即命运。

 


人们都说世事如棋,一般是按游戏为单位思考问题和作出判断的。一个人在采取行动时,他直接面对的是最小单位的游戏,因为它最贴近,最直观。

 

当一个人进入到一个小游戏中,他或她就倾向于只在这个游戏的框架内思考问题。这样,他的视野就受到了限制,看不到小游戏之外的成本和收益。这就会导致计算错误。

 

人类经演化而形成的视野界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节约有限的注意力的有效习惯。但这一习惯又与更大范围与寿命更长的社会相冲突。这也许因为,在漫长的演化史中,人类在大多数时间中只是处于较小规模的社会状态中。

 

在早期,人类社会缺乏组织,人们就更依赖个人或较小规模的组织而生存。在这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就是合理和有效的。

 

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程度的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随之提高,社会走向繁荣。这也说明,一个个人或家庭的福利也依赖于比他们更大的时空范围。

 

在这时,人们已经习惯了的小游戏的视野就不能有效地覆盖影响人们利害的各个方面。如果他们对小游戏之外的大游戏不感兴趣,就有可能玩赢了小游戏,而输了大游戏。

 


人们无法通过演化改变经过几百万年形成的注意力边界的本能,所以就要通过教育或修身这种后天的努力对视野范围加以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任何不断发展成熟的社会或文明都伴之以教育的发展。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人们仅依靠当地信息就能作出正确决定。例如一个生产服装的企业家的成本和收益会受到千里甚至万里之外的竞争者、供应商或消费者的行为的影响,但他可以仅依据本地的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息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对扩展视野的教育的需求就不那么强烈。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任何一个个人来说,他的大部分时间可以只依赖当地当下信息决策,

 

但还有一些时候,他要有超越的视野。因为他总会碰到市场价格无法传达他的决策所需的远方信息的情况。

 

如他碰到环境问题,股市,选举的场合,与他人的纠纷,以及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包括他应当如何配置自己的财富与时间。

 


当年的外国人愿意帮助处于文明蛮荒的中国,这令我很好奇,饱学的他们何以如此?证严法师曾说,中文的“智”字,是“知”下边加一个“日”字,意味着“照亮”(潘宣,2004)。按照证严法师的说法,只有知识不行,还需佛性的日光照亮。照亮了什么呢?照亮了黑茫茫的时间和空间,使人们看清了以前并不知道的时空。

 

这种比喻实际上是各大宗教的基本内容。如基督教中的“enlighten”就是“照亮”的意思。这意味着,一个不信教的人是在黑暗中前行的人,而一旦信奉了宗教,就目光如炬。

 

物业管理从深圳向内地推动演变的过程,其中的渗透、变异和融合,本质上也是一个“传教”的过程,尽管深圳物业管理自身可能已经异化,但是新的生命时刻都在实践中勃发绽放,我们如果看不到社区自身的生命力,而还认为物业管理是“短板”,用政治手段或者武断行为去批判其中任何一方,徒劳无益,只有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我们才能走向救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公众号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不代表平台观点

<END>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