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改造,老旧小区变身“智慧小区”

文章来源:全国智能住宅区分委会 乐家联盟

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旧社区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出了旧社区的智能化改造。

房屋破旧,设施不均匀,停车困难……这是许多人对旧社区的印象。然而,近年来,许多旧社区融入了智能元素,引入了智能设施,为居民带来了更方便、更智能的生活,探索了城市智能管理的新道路。

0 1

脏乱差变智慧化

居民满满幸福

在社区的一个角落里,一个新的智能垃圾房已经开放了。居民刷卡放垃圾后,可以交换积分。根据积分的特殊二维码,他们还可以追溯到每个家庭的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在非机动车棚内,还安装了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智能充电桩。蓄电池充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容易发生蓄电池自燃。当智能充电桩检测到电源电流过大时,会自动断电,不会产生二次蓄电或长期充电,降低安全风险。

融入智能元素,解决旧社区管理中的顽固疾病。过去,许多老社区的立面墙渗水、表面污浊、路面开裂、路牙缺损、线路混乱等现象。自2019年以来,经过改造,不仅提高了社区的外观水平,而且使社区安装了智能的翅膀,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收益感。肮脏、凌乱、贫穷的老社区成了一个方便、高端的智能社区,让居民感到充满幸福!

02

不仅美,还聪明

智能化转型悄然流行

在改造过程中,老社区不仅变得美丽,而且变得更加聪明。近年来,这种变化在南京悄然流行:

建邺区莫愁湖街在建邺区莫愁湖街增加了微信开门功能。不仅业主回家时可以通过微信开门,还可以在没有微信授权的情况下起床开门。孩子放学回家用手镯开门,老人也可以用IC卡开门;

栖霞区燕子集街太平村社区引进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方便居民消除安全隐患,编织旧社区安全网;

一些相关领域的企业对老社区智能化改造的流行有着深刻的感受。2016年,在南京做老社区智能化改造时,只有40%左右的社区需要智能化改造,大部分都采用了传统的改造方式。到目前为止,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90%左右。社区智能化改造数量持续上升:2016年26个,2017年85个,2018年136个,2019年210个。老社区的智能化改造正逐渐得到公众和市场的认可和青睐。

03

老旧小区的智能化改造很有可能

旧社区的智能转型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这也是促进住宅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们更好生活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有效起点。通过旧社区的智能转型,从家庭互联、社区互联、城市互联到实现国家互联,建立高效、有序、方便、安全的智能样本。

专家表示:在旧社区的智能改造中,应避免一刀切,因地制宜,建设灵活;同时,也应避免安装简单智能产品的岛现象,更加注重后续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促进无线快速着陆,真正实现快速智能转型。

老小区智能化改造是大势所趋,要重视和积极倡导。

本文从南京日报、和越智能、智能门锁研究章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是信息发布平台,搜狐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