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核心

文|Article>吴龙

在科技发展的大潮中,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物业行业亦然。这一变革促使物业管理从传统的手工作业转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接下来,我们通过探讨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差异,了解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核心:业务模式、技术和变革。
过去的十年里,物业管理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上不遗余力。行业领导者早在2013年便推出了面向客户和员工的手机APP。这些应用的推出使得住户得以体验到线上社区互动和业务办理的便利。员工亦可通过智能平台轻松接受任务并汇报工作进展。这些技术的引进和广泛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还为住户带来了丰富的居住体验。
为了支撑这些应用,物业企业在后台的基础架构和能力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深度优化和升级。例如,为了满足大规模、多项目的管理需求,企业研发了能够统一管理、同时支撑数千个项目的计收费系统。此外,还有为客户提供“全息视图”的客户服务系统,这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地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再者,为了更好地管理物业设施与设备,相应的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同时,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化门禁和车场管理系统等都成为了现代物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物企绝不逊色于银行或航空等现代服务行业,有时甚至走在前列。
但是,与信息化只对现有业务模式进行微调不同,数字化转型利用前沿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业务模式,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面对物业行业的“四保”基础业务模式,我们又应如何进行创新和设计呢?
以下的表格列出了传统模式和数字化模式在各个方面的不同:

数字化基础业务管理模式结合先进技术和数据分析,将过去可能偏主观和依赖经验的管理手段,转变为客观、数据驱动且灵活的方法。这体现了服务业的工业化思路,其核心是借鉴工业生产中追求质量、成本效益、标准化、流程化及持续改进的原则。简言之,服务业工业化即是将工业模式的关键要素,如标准化、自动化、流程化及规模化等,融入服务产业,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服务流程。同时数字孪生、数字线程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四保”业务模式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动力。
数字孪生与数字线程,这两者是工业4.0中的核心技术,为物业管理引入了前沿的感知及优化手段。它们提升了物业管理的感知精度和数据驱动的决策力。我们得以深入、实时地洞察物业各种资产,确保决策和优化基于真实数据,超越传统的经验和直觉。数字孪生:此技术如同现实中物体或系统的“虚拟镜像”,为物业管理中的建筑、设备及其他资产提供了实时同步的模型,不仅监测其状态,还可预测维护和故障风险。数字线程这提供了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流,确保物业从设计到退役的每一环节都被完整地记录和分析,使得管理决策更为数据驱动,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与时序预测,为保障基础服务的持续状态除了处理当前问题,未来预测至关重要。原先靠管理经验,现今AI的时序预测带来了创新。AI通过历史数据学习,能预测未来作业时间、影响因素和潜在故障,助力策划最佳的工作计划和预防潜在问题。
这些技术确保了决策和管理更加数据驱动,提高了整体的效率和准确性。如果将信息化比喻为中医配备电脑,那数字化转型则好似建立一所先进的西医院。数字化并非仅仅是引进新技术工具,它意味着通过标准化、工业化、数字化的方法彻底重塑业务模式。这样的变革目标在于降低对主观判断和过往经验的依赖,力求提供更高效、低成本而精确的运营管理。它旨在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奖励努力的工作环境,同时为客户提供专业物有所值的服务,确保物业企业享受正向的规模效应。
数字化转型对物业管理企业而言,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和替换,更是一次深度的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需要企业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同时,成功的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创新,培养数据驱动的思维方式。
原标题:《浅议物业管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原载于:《住宅与房地产》
< END >

课程收益

1、能完整掌握物业项目工作计划与预算的编制;
2、能全面掌握物业费定价模型;
3、经能了解前期介入与承接查验工作要点;
4、能有效提高对物业项目风险的识别;
5、能提升团队建设与人沟通的能力;
6、通过老师分享标杆物企成功案例,掌握项目经理实操内容;
7、熟知民法典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条款解读。

课程收益

1.对标杆物业多种经营体系构建进行360度解码;

2.改变传统物业管理企业困境及亏损顽疾,扭亏为盈;

3.全面掌握整合外部资源的技巧,让服务集成商模式切实落地;

4.改变现有业务业主下单量低的难题,让多种经营真正成为利润增长点;

5.深度理解和掌握社区电商的有效打法,实现快速落地。

敬请添加培训顾问微信
了解相关培训动态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